[ 2013-6-14 ]癌症普查增存活率

編輯:補健Diy    |   點擊率:793 次
 

癌症普查增存活率
 
 
癌症年輕化已是事實,患者除了屬遺傳所致外,外來的誘因以食物添加劑最惹爭議,以前東西方的飲食習慣截然不同,食物對誘發症的成因亦各異;但現今東西方的年輕人所食的東西亦差不多,患病的誘因亦可能同出一瞮,在研究仍未得悉真正的外在誘因之時,預防顯得十分重要,而預防患上癌症的最佳方法,就是普查。
 
所謂病向淺中醫,癌症也不例外;時至今日,個別癌症有機會治愈,但若能及早發現,則存活率更高。以乳癌為例,外國早已證實普查能減低乳癌的死亡率。

 
其實若身體出現疑似染恙的情況,應該進行癌症普查。除了肺癌和肝癌等前列的奪命癌症之外,近年本港的乳癌情況也趨嚴重。發病率在香港等已發展地區正急速上升,而本港患者更有年輕化趨勢,過去二十年,四十五歲或以下患者的比例,由三分一增加至接近一半,與美國乳癌病人大多為六十歲或以上的情況極為不同,因此女士們如發現乳房有異樣,絕對不能掉以輕心。

胸部為女士們帶來的煩惱,不止於外形體積,更重要是它們的健康狀況。本港的乳癌個案持續增加,且有年輕化趨勢,很多患者發病時仍是一枝花的三、四十歲,要掙扎於切與不切之間。乳房硬塊可以是無害的纖維瘤,但亦可以是危及性命的乳癌。癌症普查在外國早已有之,以乳癌為例,個別國家早於八、九十年代,已流行普查,由於早期發現的乳癌,大多可透過手術割除患癌的部分,並可以進行乳房重建手術,重塑線條,令患者不會因為病變令身體出現缺陷而影響其正常社交生活。澳洲及新加波更積極,其政府也推動乳癌普查,為婦女定期檢查,防患未然。
 
有助改善生活習慣
至於其他癌症普查,亞太區的新加波、日本、韓國和台灣,已引入大腸癌普查,個別的國家和地區,年長(由50至70歲)的市民更可獲政府資助。而引入大腸癌普查後,發現腸癌發病率有下降趨勢,出現這種情況,可能是市民增加了該方面的認識,從而在生活及飲食方面戒掉過往的不良習慣。
 
美國方面,其國家癌症會進行對前列腺、肺癌、大腸癌和卵巢癌的大型普查計劃,自1993年開始,已有超過70000名男士參加該計劃;而普查組會為參加計劃的男士作為期六年、每年一次的前列腺特異抗原檢驗,以及為期四年每年一次的肛探檢查。
 
其實推行癌症普查,不單只是替高危一族檢驗有否患上癌症,從而及早治理;普查的另一個意義,是帶出關於各種癌症的誘因,令市民更加關心自己身體的健康,從而改善生活和飲食習慣;另外亦因為了解增加,明白到癌症已非不治之症,從而不再偉疾忌醫。對個人來說,可以及早發現是否健康正常或疑似染恙,得以及早治理;對社會來說,癌症普查亦可減少晚期癌症患者不斷增多,令醫療服務變成一個有增無減的重擔,影響整體的政府醫療開支及服務質素。
 
乳癌健康新聞